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尹成君报道:
在竞技场上的较量中,天赋出众的魏祥鑫依旧未能改变败局。从今年2月的U20亚洲杯到现在正在进行的U17亚洲杯,中国青年足球队虽向球迷们展示了充满活力的风貌,但背后却也弥漫着屡屡的失落与遗憾。
在四月的一个凌晨,中国队在U17亚洲杯小组赛第二轮的比赛中以1:2不敌乌兹别克斯坦队,以两连败的成绩提前出局,这也意味着他们将无法参加接下来的世少赛。这一结果无疑是对中国队的一次沉重打击。
回望这支U17国少队,他们在去年曾给球迷们带来了许多惊喜。尤其是在10月的预选赛中,他们以三胜一平的成绩进19球仅丢2球,其中包括与韩国队的2:2战平,那时他们的表现让人看到了中国足球曾经的雄心壮志。然而,进入今年后,即使同样的主教练和主力球员,国少队的战绩却判若两队。
进入U17亚洲杯的比赛后,面对同组实力强劲的沙特队和乌兹别克斯坦队,国少队主教练上村健改变了战术,采用了长传冲吊打法,试图通过快速反击制造威胁。然而,这种战术对球员的个人能力和防线协同要求极高,而国少队的球员们显然还未达到这样的水平。
在小组赛首轮输给沙特队后,国少队在面对乌兹别克斯坦队的比赛中虽然取得了一个不错的开局,但后防线的隐患依然存在。在比赛的关键时刻,中国队的右路防守成为了对手的突破口,王一和艾力尼扎尔两名球员的位置感缺失导致了失球。而下半场由于体能下降,攻防两端都出现了脱节。最终,乌兹别克斯坦队绝杀进球,中国队再次失利。
虽然两场比赛的失利让国少队与对手的差距并不大,但这依然反映出中国国字号球队的问题——无法将个别球员的进步转化为集体的战力。输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遍又一遍地重蹈覆辙。中国各级国家队似乎总是在同一个坑里摔倒,这让人不禁思考,中国足球是否在体系上找到了克制对手的方法。
此外,尽管有优秀球员的出现,但整体青训的后继乏人依然是一个问题。本届国少队的防线可以说是“拼凑”而成,多名非防守类型的球员被临时委以重任。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用人方式无疑加大了后防线的隐患。这也折射出中国足球青训人才储备的不足。
时间已经过去四分之一的2025年,中国足球依然在寻找扭转颓势的答案。怎样从困境中突围,怎样才能让中国足球重返巅峰,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问题。我们期待着中国足球能够找到那条通向成功的道路,也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