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湖人队在3月27日与步行者的对战后,球队的轮换阵容逐渐完善。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詹姆斯和八村塁的回归,这不仅代表着球队伤员问题的缓解,也给予了主教练雷迪克更多的战术选择。然而,雷迪克在比赛中的战术选择引起了外界的关注。
自那场比赛起,雷迪克频繁在比赛的关键时刻采用一套备受争议的五小阵容:东契奇、里弗斯、詹姆斯、八村塁和芬尼-史密斯。这套阵容在初看之下充满现代篮球的优势,五人皆有一定的外线能力,能够持球、传导和突破,隐隐有当年金州勇士队死亡五小的影子。
然而,通过实战观察,这套阵容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在进攻端,尽管东契奇和詹姆斯的球场视野和进攻创造力为湖人带来双重威胁,里弗斯在持球和无球之间切换灵活,八村则能在弱侧提供中距离和三分支援,芬尼-史密斯作为3D锋线,理论上能提供外围火力和防守挡拆。但在关键时刻,特别是防守强度提升时,这套阵容的进攻机制开始显得吃力。
问题并不在于创造机会的能力,而在于把握这些机会的稳定性。里弗斯和八村塁在关键时段的三分命中率尚可,但芬尼-史密斯的表现则让人担忧。近五场比赛的关键时段,他的三分命中率仅有三成水平,未能成为稳定的外围接应点。考虑到芬尼-史密斯承担着这套阵容的防守重任,体力的快速消耗往往导致他出现空位不中的情况。
当三分投开时,这套阵容能够展开对轰模式,但一旦投不中,就需要执行内线传切。这时,我们经常能看到詹姆斯和东契奇在欠缺战术配合的情况下,轮流单打,导致进攻节奏被拖累。这样的进攻缺乏明确方向,若对手防守稳健,很难取得实质优势。
更令人担忧的是防守端的表现。内线制空权的丧失是这套阵容的致命伤。理论上,詹姆斯应扛起防守中枢的大旗,但受年龄影响,其横移速度已不如往日。八村塁虽然机动性合格,但体型偏瘦、对抗不足,而东契奇本非以防守见长。如此一来,球队的整体防线形同虚设,稍有突破便被直捣黄龙,禁区漏洞百出。
芬尼-史密斯被推上中锋位置更是强人所难。他虽是优质的锋线防守人,具备一定的身体强度和协防意识,但身高体重毕竟有限,让他去守护禁区、卡位争抢、对抗内线长人实属不易。这导致球队在关键比赛阶段无法有效保护篮板球,多次被对手二次进攻得分。
从三月后半月至今,湖人在多场比赛的第四节都选择用这组五小阵容收尾,但几乎每一次都在最后一到两个回合里暴露出问题。这样的防守问题不仅出现在与勇士的比赛中,也成为了湖人关键时刻的隐患。然而,雷迪克对于这套阵容似乎信心坚定,多次表示防守的重要性并要求球员加强防守。
也许五小阵容并非不可用,但绝不应成为雷迪克的唯一选项。湖人其实有更具平衡性的阵容可以尝试。例如海斯和范德比尔特这样的球员虽然不是进攻核心,但在防守上能提供更稳定的压迫和卡位能力。雷迪克是否愿意在关键时刻进行微调将直接影响湖人接下来的战绩走向。
回顾勇士当年的死亡五小阵容我们不难发现其精髓远非简单模仿阵型那么简单。那是一套攻守兼备、轮转极快、默契密切的体系工程。库里的三分火力几乎无人能敌而勇士的多层次防守能力更是令其五小阵容在防守端同样强大。因此单纯模仿阵型而忽略战术精髓的做法很可能是徒劳的这也是目前湖人面临的最大问题他们缺乏那样的防守强度和阵容互补性只模仿了形式却未得精髓。
胜负才是评价一支球队和一位教练的最终标准五小阵容未必不能成为湖人的杀手锏但前提是它真的具备胜利的战力过度依靠这套五小组合很可能不是湖人的稳健制胜之道。